Conference Information
Hot
Conference Information
2020 the 3rd 5MT English Speech Contest Notice No.2
Release Date : 2020-4-24 21:37:21 Visits : 14421
“让大学生用英语讲科研!”
2020年“第三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
第2号通知(2020/4/17修订)
为响应国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的创新人才,继在2018年和2019年成功举办第一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和“第二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后,我们决定在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继续举办“第三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
赛事目的:提高我国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用英语从事专业学习、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帮助我国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有效地向国际同行介绍自己的学术思想和科研成果。
“第三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由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华北电力大学联合举办,上海市教委为指导单位,批改网和复旦大学出版社为协办单位,北京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为赞助单位。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选手为我国(包括港、澳、台)高校在读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报名分本科组和研究生组,每组分医学、理工、农林和人文社会四大学科。二、报名条件
(一)所有要参加初赛的选手请于9月20日前,通过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以下简称“学会”)的大赛入口(http://sentbase.com/cn5mrp/)报名,并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及资料。赛区自己组织初赛的高校务必在10月15日前在线提交参赛作品及资料。
(二)资料包括:
1.附录一的大赛作品报名表;2.一个5分钟演讲视频;3.论文摘要;4.PPT及演讲稿;5.科研诚信保证书。参赛选手请注意选择自己所属的赛区,没有赛区的学生请就近选择所属赛区。
(三)参赛选手可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最多5人,报名时需写清演讲者的姓名。参赛选手作为演讲者只能参赛一次,但是可以作为团队成员加入另一个团队。
(二)参赛选手需用易于理解的英语、在5分钟时间内向没有专业背景的听众(这是判断演讲成功有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介绍一项与自己专业相关(包括专业科普类)的研究。
(三)研究形式可以介绍已发表或撰写中的科研论文,也可以介绍尚处于想法阶段的科研计划(但不能重复前两届的获奖作品)。
(四)演讲的具体内容包括:
1.论文标题和研究领域;
2.研究现状;
3.研究目的(问题或假设);
4.研究方法;
5.研究结果(或预期结果);
6.结果讨论和研究意义;
7.参考文献(可放在视频的PPT上)。
(五)作品形式是5分钟的视频和200-250词左右的英文论文摘要(结构按学科不同,见附录摘要样本)。
(六)参赛选手需遵守学术道德,不得出现以下学术不端行为:
1.抄袭、剽窃、侵吞他人学术成果;2.篡改他人学术成果;3.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捏造事实;4.未参加创作,在他人学术成果上署名。如发现选手有上述行为,组委会将取消选手的参赛资格,并且通报选手所在学校进行严肃处理。
三、赛事流程
(一)初赛有两种组织形式: 范围较小的,如校本的可采用现场演讲(落地赛);范围较大的,如地区性的也可以直接采用视频递交,初赛从9月1日开始,10月15日结束。
1.各高校或地区要求举办初赛赛区的需事先向学会提出申请,获得主办权(一个省市如比较大,可以有几个初赛区,甚至一个人数较多的学校独立成初赛区)。申请初赛承办的时间从4月1日开始。任务从本地区的视频作品中通过组织评审(或视频评审或落地评审),选出参加复赛的选手。
2.高校或地区组织初赛时,成立竞赛委员会和专家评审委员会(由学术英语教师和专业课程教师联合组成),负责评审本赛区所有学生的参赛作品。
3.按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各选出15%的获胜作品(同时获得“优胜奖”)进入复赛,凡是进入复赛的必须是视频形式。
4.所在学校或地区不组织初赛、但学生想以个人身份参赛的可以直接用视频形式提交参赛作品及资料。
(二)复赛由学会组织,采取盲评形式。由学会专家组对所有进入复赛作品进行盲评,选出参与决赛的作品。复赛从10月15日开始,11月30日结束。
(三)决赛由学会组织(时间在12月)。根据协商,这次决赛采用落地赛和视频评审相结合的方法。落地赛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同济大学联合承办。落地赛地点为同济大学。届时由10位左右同学登台现场演讲,同时插播20位左右同学的视频。最终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档次的比例按全国参赛人数比例确定),同时公布优秀指导教师名单。
(四)凡是获得三等奖以上的都颁发英汉对照证书。
(五)大赛时间流程
四、赛事规则
(一)上传的视频为5分钟(误差不超过1分钟)。
(二)视频为MP4格式,大小在100M以内。
(三)视频应在静止的位置上进行连续录制,无剪辑,无中断。视频画面可进行缩放。
(四)选手需在视频中面对观众,保证95%以上时间是在与观众交流,而不是背对观众解释PPT。
(五)演讲可使用PPT作为辅助材料,但页数绝对不能超过5张,PPT中不能插入动画或动态效果图。
(六)演讲中不能使用其他的电子媒体素材,如声音或视频等;也不要使用道具类的辅助手段。
(七)演讲语言应为口语,不包括诗歌朗诵、说唱乐、歌曲等语言形式。
五、评分标准
(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提取码:d4te)
六、递交材料
1)大赛作品报名表(见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提取码:d4te)视频参见:
第一届视频http://www.sentbase.com/cn5mrp1/?content-app-content&contentid=613
第二届视频(打开后点击最下面)http://sentbase.com/cn5mrp/?content-app-content&contentid=6233
七、联系方式
(一)初赛区申请(见附录问答)和赞助事宜
邮箱:eapforum@126.com
电话直接联系:55664525
(二)总赛区邮箱:联系人:高晓薇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邮箱:speech5ms@163.com
(三)初赛区邮箱:
关于初赛承办区的问答
1.承办初赛区要做什么事情?
答:赛区主要任务是组织专家对本赛区的学生视频进行评审。专家来自初赛区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包括参赛学生的所在高校的语言教师和专业教师。
2.初赛区评审推到复赛的比例多少?
答:一般是15%左右。
3.初赛区可以进行落地赛,即现场演讲比赛吗?
答:可以。见西北工业大学的落地赛纪要。如果通过落地赛,决出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奖项,原则上可以跳过复赛,直接进入决赛。
4.一个省可以有两个初赛区吗?
答:可以,尤其是高校较多的省市。甚至一些参赛学生多的高校,可以独立搞一个赛区。也可以一个赛区跨省组织。
5.初赛区有什么赞助吗?
答:大赛是公益性的,因此网上评审,组织方不提供任何赞助。
比赛